最会导演的皇帝,放四百名死刑犯回家团圆一个月,后全部回来受刑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5:40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中国历史长达五千年,无数王朝在历史中浮沉。其中,最繁华的当属唐朝,百家争鸣,万国来贺。而唐朝名留青史,最被人称道的君主也就只有唐太宗了。唐太宗李世民,在位时勤勤恳恳,爱民亲政,开创了有名的“贞观之治”。史书中多是记载他的政绩,歌颂她的贤明,赞扬他的勤勉。只是,史官笔下的唐太宗是否如此还有待考证。但是,在“醉翁”欧阳修的文章中,唐太宗却成了爱面子,喜欢作秀,费尽心机赢得百姓歌颂的“小人”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
原来,在贞观年间,大理寺关押着四百名死刑犯,他们将在秋后斩首于众。只是,他们的家人却未曾安顿好,他们经常在深夜痛哭流泪,怎样责罚都无法停止。于是,只能上书圣上看能否提前执行死刑。唐太宗看了奏折之后,沉默了一会,然后作出了一个世人难以想象的决定:将他们全部放回家团圆,一月之后在返回行刑。这下,文武大臣们都慌了,纷纷上书称圣上此举不妥,那些都是罪深恶极之辈,要是轻易的放他们走,岂不是放虎归山。但,那是唐太宗啊,又怎会轻易改变心意。于是,四百死囚尽数遣放归家。一月很快就过去了,令人惊异的是,竟全部都回来了,无一人逃跑。太宗龙颜大悦,免除他们的死刑,改为流放。这下,天下百姓们都不禁赞扬他们的君主是一位贤君明主。只是,唐太宗为何这样做,死囚又为何自愿回来呢?真的是被太宗的贤明感化了吗?

展开剩余57%

显然,是不可能的。当时,李世民在位已经好几年了,若要被感化为何现在才表现出来呢?要是他真的贤明圣德,又怎么会有这么多十恶不赦之人呢?所以,后世猜想这不过是他导演的一场戏,是为了让百姓忘却他的逼父夺位,忘记他的“玄武门之变”,是为了让百姓认为他是个圣君,为了他在后世人心中的形象。这样想来,欧阳修的评价也并不是没有道理。

也有人说,死刑犯们为何会如此听话呢?只能说,当时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陪皇上表演。他们是能逃跑,但是他们的家人呢?违背圣意,欺瞒君主,那可是诛及九族的大罪啊。就算是孤寡之人,在大唐生活,都是必须要入户籍的,大唐之大,他们又能逃往何处呢?所以,一出戏,一举两得,他们逃脱了死神,而太宗赢得了民意,真是何乐而不为啊。

其实,这并不是唐太宗的唯一一场“表演”。在长孙将军被举报受取贿赂时,唐太宗非但不罚,还赏赐布绢数匹。当有官员问起时,他说,将军是血性男儿,给予布匹,就是对他最大的侮辱了。能将庇护说的如此冠冕堂皇,太宗怕是第一人。还有吞吃蝗虫的事件,都无一不揭露了李世民为了面子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。

不过,人非圣贤,谁能没有一点小缺陷呢。爱面子,在这位名留青史的君主身上也算不上什么大的缺点了。

发布于:天津市